孩子理財教育的訣竅

10個孩子理財教育的訣竅

研究顯示,父母對孩子的理財行為具有最大影響力,有報告指出,孩子到了7歲時,許多有助理財的好習慣就定型了,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侯就可以開始師他們聊聊相關話題。

其實真正重要的理財觀念就固定那一些,孩子若從小就培養了正確的習慣和觀念,將終身受用,自己若有能力處理人生與錢有關的大小事,就不必仰賴父母的幫忙,父母再也不用擔心養兒「妨」老了。

金錢的溝通並不會無中生有,而是遍佈在生活各種場合,所以父母必須善用生活中的契機,透過日常的機會教育促進孩子們學習,而錢的問題尤其如此,當你每天在陪伴孩子的時候,不妨多留意這些大小機會喔。

理財教育的10個訣竅

#1 越早跟孩子談理財越好 

有研究指出,僅僅三歲大的孩子就能夠掌握粗略的經濟學概念,像是價值與交換等等,他們也能延遲享受作出選擇。即使是學步的嬰兒也有很大的學習渴望與理解能力,所以要是你發現孩子在用玩具信用卡刷卡,或者是要求按提款機的按鈕。又或是緊盯著你的皮夾看,不妨開始教孩子一些基本概念,例如錢從哪裡來及怎麼付錢。

#2 對話要考量孩子的年齡

與孩子的對話,要考慮孩子的理解能力,適當的調整對話的內容。

假如,你因為某些原因必需離開職場,可以跟還在念小學的孩子說,我們以後會比較常在家裡煮飯喔,因為這樣比外面吃來的省錢。大可不必說家裡的經濟有多拮据。

如果孩子正在念高中,那你可以跟他討論少一份收入,對準備大學教育基金的衝擊,你可以說家裡也許無法供給他太多的學費,同時也跟孩子談談就學貸款的可能性,總的來說,要在孩子面前談錢,要好把情況交代清楚,並且說一些正面安心的話,讓孩子理解能夠渡過難關。

#3 善用例子或小故事包裝

父母一開始說教,孩子就容易開始放空,完全聽不進去,父母的一番好意及苦心最後卻適得其反,孩子反而偏偏要唱反調,善用故事包裝吧。

你可以說,我有個朋友因為跑去歐洲盡情玩耍了一個月,結果背了一屁股的卡債,最後導致房屋貸款付不出來,房子要被拍賣了,全家人現在要搬家租房子。這類的小故事凸顯了理財決策錯誤的下場,相較於左耳進右耳出的說教,更容易留在孩子心裡,值得學習的小故事也是一樣,像朋友每一筆薪水都存下20%,安安份份的存了10年,最後買了夢寐以求的房子,這些故事的寓意應該很清楚了。

#4 多用數字來說明

一般人聽到明確的數字,往往能掌握理財觀念,與其對孩子說務必趁年輕的時多存點錢,不如舉個具體例子來得更有影響力。

例如說,如果你從25歲開始每個月存20,000元,等到你65歲就會存到960萬了。孩子聽到接近1,000萬的金額,通常眼睛會為之一亮。

#5 不要騙小孩

很多父母應該都有這種被孩子煩到受不了撒謊的經驗,當走路經過孩子最愛的玩具店,或者是排隊結賬時跟孩子的拉鋸戰,管他皮夾內是空的還是滿的,情急之下只想管教小孩子,自然就撒個小謊,防止孩子鬧脾氣。

建議最好還是實話實說,才能樹立好的榜樣。

可以直接跟他說,不行我們現在不可以買小熊軟糖哦,牙醫也說不能吃有嚼勁的甜食哦!

如果你有決定的充分理由,不妨正式告訴小孩。要是孩子想買的東西不在預算內,就直接告訴他們並說明原因。

請記住孩子其實很聰明,才不會接受父母買不起這種講法。一旦被發現你撒謊,孩子以後就會對你心生懷疑,當下別怕麻煩,免得後患無窮。

#6 為錢吵架請關門

國外曾有一個研究顯示,如果父母經常為錢吵架,孩子上大學後比較容易欠下500美元以上的卡債。

夫妻間對於理財不可能永遠都有共識,但務必儘量不要為此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,而是要努力表現出兩人同一陣線。當夫妻雙方意見不一致時,父母可視情況讓彼此冷靜一下,並且告訴孩子,我們不確定要不要付錢,等討論完之後再跟你說。如果你的另一半常為錢而爭吵,就得私下找出妥協的方法。

#7 只會給錢培養不出理財能力

有個故事,有對父母對孩子教育十分用心,夫妻每天晚上都親自檢查功課,兒子身上中學以後完全不用做家事,只需專心在功課上,當然在大學的費用也都不用擔心,父母全部搞定。

兒子畢業後搬回家裡,還是一樣什麼家裡的事都不用做,媽媽每天一樣幫他煮飯、洗衣、整理房間,有天媽媽的理智線斷了大聲咆哮,我受夠了,你是大人了,下個月就給我搬出去住,事後她很後悔自己失去冷靜,但她的丈夫卻安慰她說,也許這樣的的教育才適合兒子。

身為父母,你可能很同情媽媽的處境,但實際上這對父母對於這個結果是有責任的,孩子多年來都衣食無缺,如果沒有打好獨立的基礎。

理財能力如同其他層面的教養,務必要分階段說明對孩子的期待,而不是直接要孩子從0到90分。

#8 家人都要參與對話

國外的研究顯示,當孩子碰到金錢問題,多半傾會向媽媽求助,但不少女姓只要聽孩子提到錢,就會和孩子說這問題去問爸爸,但是凡事都丟給爸爸,一旦養成自然,背後傳達的訊息是錢是男人的事。

家庭裡的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跟孩子討論金錢,避免說媽媽比較會算錢,或者是爸爸比較有商業頭腦之類的話,不妨說這個我不太確定,我之後再告訴你,然後再去找答案再告訴孩子結果。

#9 理財能力不分性別

有調查和研究指出,父母比較常跟兒子談錢,尤其是投資之類的話題,結果顯示,男生對於理財表現更為自信。理財能力的培養是不分性別的,都要儘量充實相關知識。

#10 善用生活上機會教育的契機

例如,當孩子從長輩那裡拿到一筆零用錢時,可以幫他開戶把錢存進去,也正好可以帶到相關的討論,比如說利率高低、定存與儲蓄賬戶的差別等。

若你正準備買新的筆電或家具,不妨叫孩子幫你貨比三家,可能的話,要他留意住家附近連鎖商場和拍賣網站的價差,如果即將有較大的花費,例如想買車,請帶小朋友一起參與過程,討論議價技巧。

想找兒童理財刊物,可以在未來親子 網站內尋找,以下以是在搜尋欄中鍵入「理財」找到的書籍!